这家伙很懒,什么也没写!
一批明星企业,就此也走上前台,比如小熊电器。
在互联网推动下,小熊电器进入高速发展阶段,2016年销售规模突破10个亿。目前,小熊电器用户已超5000万,线上销售占主营业务收入超9成,其中厨房小家电的销售金额占8成以上。从行业来看,小熊电器排名仅次于家电三大巨头美的、苏泊尔以及九阳,排名第四。
一路快速奔跑,也增加了小熊电器的资本信心。2018年5月,小熊电器股份有限公司首发招股书。2019年7月12日,证监会核发了小熊电器的IPO批文。按发行安排,小熊电器将于7月24日进行申购,拟发行股份不超过3000万股,募集资金约10.80亿元,发行成功后在中小板上市。
电商红利的“红与黑”
重线上的营销模式,使得小熊电器避开了与美的、九阳、苏泊尔这类传统小家电企业的正面对抗,享受到电商发展的红利,其营收与净利润快速增长。但电商流量红利、互联网红利本质上还是人口红利,当中国网民规模的增长空间遇到“天花板”,电商红利自然也会遭遇“天花板”。
小熊电器明显也意识到这一点,故而开始布局线下,以完善销售渠道。但遗憾的是,从小熊电器正在布局的线下销售渠道可以看出,其并未打入主流家电的营销圈子。销售方式主要是经销商买断公司产品,再在商超、药店、面包店和加油站等场所进行最终销售,线下销售远不及线上,从2015年的11.39%下降至2017年的8.07%,2018年上半年线下占比为6.19%。小熊电器“销售渠道主要依托互联网平台,单一的渠道在未来风险较大”。
依赖营销,研发薄弱
客单价低,产品走低端路线,这些均是小熊电器呈现的表面现象,而背后的根本因素在于其研发投入不足、过度看重营销所致。据招股书显示,小熊电器在2015年到2017年期间的研发支出分别为992.40万元、1653.33万元和2507.68万元,占当期营业收入之比分别为1.37%、1.57%、1.52%。
与此同时,小熊电器用于品牌宣传的费用却迅速上涨。从2015年到2017年,小熊电器的品牌宣传费分别达到1984万元、3552万元和8781万元。小熊电器在2017年8月请来人气明星张艺兴作为其首位代言人,这笔签约以及连带的品牌推广和投放,也让小熊电器在2017年的宣传费用比前年猛增5229万元。
这种品牌宣传给小熊电器带来了更多的关注度,其产品也突出“萌家电”的差异化特点,使其与市面上的大众产品有所区分。
小熊电器是一个淘品牌,此前是淘宝主打的一个品类,它的设计、营销有些讨喜,比较受年轻消费群体的欢迎。因为小熊电器的营销与其定位有关,早期依赖于营销手段做大,忽视了研发的重要性。
现阶段小家电市场存在品类众多、产品线混乱、使用频率较低的问题,小家电企业如能拥有一项拳头产品,就能为企业持续提供良好的盈利能力,降低风险。
随着大家电品牌先后入局小家电市场,这一领域的竞争格局势必愈发激烈,单纯依靠广泛布局和低价营销,难以与对手竞争。小熊电器要想在市场上突围,仍然需要关注其产品存在的问题。
作为一个年轻品牌,小熊电器的路子有点像手机界的小米。但是从体量上看,小熊电器在行业里的位置离头部企业还有较大差距。其通过上市筹措资金,或许能够促进其企业发展,但长远来看,唯有在产品开发上多下功夫才是长久之计。
参与讨论
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